“人际关系处理与抑郁症识别”讲座顺利举办

发布人:徐天宜 发布时间:2021-12-14 点击次数:


(通讯员 程浩)2021年12月11日晚19:00,东教楼C座303室召开了主题为“人际关系处理与抑郁症识别”心理讲座。本次讲座由心理健康中心的杨琴和刘陈陵老师主讲,辅导员徐天宜主持,2021级各班班长、团支书、心理委员和寝室长参与。

讲座初始,徐天宜老师发表了开场讲话。徐老师表示,大学时期是人际关系建立和心路历程发展的重要时期,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成长的基础,正确识别和预防抑郁症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障。召开此次讲座,既是让同学们在人际关系上有所思考,又是在抑郁症的识别和预防能力上有所提升。

徐天宜老师发言

讲座第一项,由杨琴老师主讲“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与艺术”

杨琴老师以“在人际关系中,我们通常在哪方面会容易遇到问题?”这一提问开场,同学们结合宿舍日常管理与关系协调的经验,在生活作息差异、地区文化差异、学习习惯差异等方面踊跃发言。

紧接着,杨琴老师用2013年发生在复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投毒案为例,为我们讲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。并以此为引导,让我们继续深入思考处理人际关系的解决方法。在思考与讨论之中,同学们逐步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有了自己的见解,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。

最后,杨琴老师精辟地总结出解决人际矛盾的“三板斧”:

(1)区分事实、观点和目的

杨琴老师强调,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,对对方的做法有着正确的判断才能有好的解决方案,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区分事实、观点和目的。由事实和观点到目的,最后到解决方法,遵从这样的逻辑才能改变自己、改变他人、改变关系。

(2)带着解决方案来沟通

解决方案就是你期待对方具体要做到什么,要杜绝用“你能不能早点睡”、“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吵”这样命令似的语气与对方交流,要做好自我准备,要提前想好涉及到的时间、地点等关键要素。同时,在选择时要给对方决策权,让其自我决定,从而让其得到满意感。

(3)学会真诚合作

人与人之间相处要避免权力斗争,没有不合理的作息时间,人际关系的处理没有输赢,只有合作。第一,要学会先干为敬法。就是要在提醒或约束别人之前,先要以身作则、有实际作为;在处理的过程中,要学会一起努力、共同解决。第二,要学会真诚领情法。要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,当面感谢、感恩留言、小礼物的馈赠都是很好的方法。心理学的富兰克林效应告诉我们:那些帮助过你的人,会更愿意再帮助你一次。因此,更要真情相待。

讲座第二项,由刘陈陵老师带领我们了解“抑郁症的识别与预防干预”

刘陈陵老师首先用数据、图形、调查统计的结果向我们解释了“大学生为什么要关注抑郁症”这一问题。第一,大学生对抑郁症感到好奇,对“抑郁症”的词条搜查占了对心理学问题搜索的近70%;第二,来自大学生群体抑郁的调查显示1990-2010年大学生抑郁流行率高达30.6%;第三,世界范围内抑郁症的流行率普遍较高;第四,抑郁症会带来功能解雇的影响,带来直接经济损失。

在回答“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与成因”的问题时,刘老师以电影《丈夫得了抑郁症》为背景,将师生互动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,通过线上答题的方式,现场开始了积极热烈的讨论。“微助教服务号”小程序将同学们的回答以词云、表格、比率等一系列的形式展示,生动新颖,富有乐趣。刘老师引导我们对患了抑郁症的电影男主角高崎展开了讨论与思考,强调同学们要从言语、行为等一系列细节问题中找出抑郁症的发病症状。在座的同学们热情高涨,积极踊跃发言,气氛活跃。

通过学习,我们了解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有下列四种:症状标准、严重标准、病程标准、排除标准。在情绪、躯体、认知上的抑郁心境、无价值感、失眠、嗜睡、注意力损害、自杀意念、精神运动迟滞或兴奋等都是抑郁症的症状表现,其中三个核心症状为:持续的心境低落、持续的兴趣减退、持续的精神疲乏。刘老师特地强调了一种非典型的抑郁表现形式——微笑抑郁,它的正面是开心、乐观、幽默、善社交,反面却充满了无价值感、残缺和绝望感。

同时,我们还了解到抑郁症的产生与生理机制也息息相关。抑郁症脑功能区的杏仁核、海马体、脑岛、伏隔核、前额叶皮质对情绪的影响极其关键。

接下来,刘陈陵老师分析了抑郁症的心理病因和社会病因。心理病因包括完美主义、管状思维、反刍思维、失去连结(自己、他人、社会、自然);抑郁症的社会病因包括家庭(单亲、暴力)、创造性经历、内卷、歧视等。

最后,刘陈陵老师对抑郁症的预防干预进行了指点,介绍了我校完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,鼓励大家在发生问题时向学校求助、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求助;随后刘老师推荐了武汉市精神卫生危机干预中心,希望同学们时刻关注自身的心理变化。

本次心理讲座,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为人处事、关系处理的技巧,又学到了正确识别和预防抑郁症的知识,对同学们的自我提升和以后的寝室、班级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
Baidu
sogou